查看原文
其他

蓝玫 :父母要学会做“减法”,千万不要给得太满——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从“一次关注一个点”开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蓝玫老师 Author 蓝玫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道在日新。德贵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孙云晓|蓝玫:少年儿童的四大成长动力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父母要学会做“减法”,

千万不要给得太满

原创|蓝玫 

来源|蓝玫老师


作者,蓝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话题——

    

近日,清华一位贫困生的文章“树洞”刷屏!文章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同学吃西瓜喝饮料时,他只能默默喝水;在食堂里想办法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可口的饭菜;无法承担班级出游花销,错过了和同学的合照……

    

但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了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令人钦佩。 

    

与他苦难中的韧劲和勇气相比,很多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恰恰相反,生活条件很好,衣食无忧,却干什么都没有动力。平时对很多事情都是“无所谓”“随便”的态度,小小年纪不愿奋斗,却只想“躺平”“躺赢”。

    

家长应该如何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在生活中教会孩子哪些可贵的品质,从而使得他们获得不断前进的力量和勇气呢? 



蓝玫说——

  

孩子“不愿意奋斗”的“随便”态度,往往是父母“给”出来的。


在这个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时代,孩子并不是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生活需求,就会自然地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目标的。现在很多孩子缺乏动力,只想“躺平”或者“躺赢”,往往是因为父母给他们提供的生活太“满”。


一是父母给的情感太满。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太多也太容易,所以不知道自己也需要付出,因此也就缺乏了从亲情开始的情感“流动”体验。况且很多时候,父母付出的情感以及付出情感的方式,往往并非基于孩子的需求及接受能力出发的。


二是父母给的物质太满。如今家庭的重心越来越偏移到了孩子的身上。父母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又往往因为自觉陪伴孩子少且缺乏教育孩子的智慧,所以就用物质满足来弥补,导致孩子得到的太容易,而失去了对获取过程的体验。缺乏体验也就缺乏了形成经验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失去成长的动力。


三是父母给的要求太满。现在的父母们对教育的投入所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也就越来越高,但是父母的期待只是父母的目标,并非孩子自己内心认可并愿意为此而付出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一个为了别人的目标活着的孩子,很难被激发出成长的动力。


四是父母给的安排太满。现在“双减”了,父母应该重新定位以前用各种课外班、补习班把孩子“填满”的生活了。当孩子被安排的太满,他们就很难独立思考、独立创造并获得成就感,他们缺乏自己为自己负责的选择和为此而努力达成目标的体验,也因此就很难提起精气神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总之,“己立、己达”方能“立人、达人”,给孩子机会去体验,给孩子时间去思考,给孩子空间去创造,孩子才能真正活成自己最好的样子。


(本文原载于2021年11月19日《中国教育报.家长周刊》)


蓝玫:生活是最好的亲子课堂
蓝玫: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

......



提高专注力,

从“一次关注一个点”开始

原创|蓝玫 

来源|蓝玫老师

 

孩子的成长,是在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他们表达自己需求所用的“语言”,于父母们来说却每每如读“天书”,故而无法给予他们最好的回应,自然也就因此错失了最好的教育契机。

    

果宝最近的表现让妈妈有些头疼,主要表现是“不专注,没耐心”。老师给布置的书写作业,他会每回答一道题就换一种颜色的彩笔,或者每写一行字就换一种颜色,而老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要求是铅笔书写。

    

见到他的那天上午,他刚刚和妈妈还有姥姥“大战”一场,威胁姥姥要离家出走,当然最后被姥姥看穿小技俩而灰溜溜地回了自己房间。但是“不安分”的劲头丝毫没有收敛。

    

看到我进屋,姥姥赶紧让我帮着“教训教训”这个小家伙。

    

我于是问果宝说:“姥姥说布置了作业不不想写,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


    

“就是因为一页上太多了,密密麻麻一片,我妈妈还给我规定必须8分钟写完几分钟写完,我一听脑袋就浆糊了。”果宝这表达能力,必须得说,实在是超级赞!

    

“我好像有点知道什么原因了,不过我还想让你演示一下给我,看看我推断的对不对,你可以拿一张空白的写字纸来,我们研究一下吗?”我引导他。

   

“可以,我拿白纸吧。”他说完,跑回屋拿了一张白纸和一支圆珠笔。看他摆弄圆珠笔的样子就知道,他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我故意没有戳破他的小心思,更没有对他手里的圆珠笔表现出任何兴趣。

    

“写一个你想写的字,先整体观察它的结构和笔画。”我说。

    

他选择了“画”这个字,非常有条理地给我说:“这个字吧,上面是一横,中间是一个田,下面是一个山一样的一部分。”

    

“你看,你立刻就能抓住这个字的上中下结构,说得也非常有条理,特别棒!现在开始写吧。”我清晰明确地对他进行了表扬,他抬头看看我,脸上并没有表现得很兴奋,但能感觉得到,他是在努力按捺着自己。

    

可能因为这个表扬有了作用,他迅速落笔,开始写“画”字的笔顺。但仅仅到第四笔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错误,应该先写田字里的横,他却先写了竖。很快他就意识到了问题,但因为是用的圆珠笔,所以只好涂抹。我仍然没有说他应该怎么划掉错误的,而是直接提醒他在旁边重写,努力将他的关注点“定”在写字这件事本身。他于是开始继续写剩余的笔画。但“田”字都还没有封口,他又坚持不住了,干脆在后面写了一串省略号,告诉我说:“太麻烦了,我不想写了,省略了吧。”

    

我立刻很严肃地制止他:“这个字还没写完,所以这个地方不能省略,这就像一粒种子才刚发芽,你就说可以不长了省略了吧。那这粒种子怎么能开花结果呢?所以必须写完。”


    

看我的态度坚决,他做了适当妥协:“好吧,那我涂掉这个省略号。”他于是再次用涂抹省略号,来满足自己对使用圆珠笔的新奇和兴奋。我仍然没有提醒他涂抹的行为,而是继续关注他“写完一个字”这一件事。他也终于完成了最后几笔。

    

写完之后没等我说话,他起身就跑回了自己屋子。

    

“果宝,我已经发现你的问题了,我可以帮到你,你愿意过来听听吗?”我没有追他,而是依旧坐在刚才的沙发上提高了声音对他说。

    

他于是应声跑了出来,有点好奇地问我:“什么问题?”

    

我先表扬了他:“你看写这个字的时候,你先是能准确说出它的上中下结构,然后一笔一笔展开笔顺写下来完成了笔顺书写,这是好的地方。但是当中你涂抹了两次,第一次涂抹你是先写了竖后写横,但是没等我提醒你自己就发现了,很快改了过来,说明写到这里你有点走神了;第二次涂抹是因为你想偷懒,觉得一笔一笔展开下去太麻烦了,就想省略掉而不是出了错。总结来说就是,其实这些你都会,只是因为你走神和偷懒才出了问题,只要一个小小的改变,你就可以把它很好地完成。你觉得我说对了吗?”

   

“嗯是的。”他回答得很真诚。

    

“那我们再来一遍,纠正掉这两个问题看看行不行好吗?”我揪着他不放。

   

“哎呀,我不想写了。”他说完就跑走了。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所以我也没有强迫他。但也没有完全放弃我的坚持:“好的,你先休息一下,然后过来再写,其实我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可以帮到你,待会我再教给你吧。”我开始吊他的胃口。

   

“好吧好吧,”他跑了一圈又转了回来问我说,“那怎么解决呢?”

    

“你看看自己走神出错的地方,下次写的时候你就有意识地注意一下这一笔,至于后面那个地方,只要你想着,小果宝不能长半截就省略不长,所以这个字也不能写半截放弃就可以了。”说到这里,我仍然制止了准备立刻动笔的果宝。

    

“还有一个问题果宝,你一定没有发现。”我卖了一个关子。

    

“什么问题?”他果然“上钩”了。

    

“我观察了你刚才写的这个字,第一笔的横还是很合适的,但到了第二笔,明显这个横要比第一笔长,因为你没有整体考虑一行字完成之后的大小和谐,所以这次一并注意一下,这个横就是基准,每一个起笔横的大小长短合适了,整行字就会更漂亮。”我指着刚刚他写的一行字做了提醒。

    

他点点头开始落笔,非常明显地看得出,他特别注意到了我提醒他的几个地方。这一次,他不仅一笔都没出错,还注意了整体结构,书写的正确率和工整率明显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跨越和提升。

    

最后,我引导他对比两次书写的字有什么不同,他自己也意识到了第二次的更工整,于是自己还给自己画了打分框打出了分数。



果宝的行为,相信很多父母都在自己孩子身上遇到过,那怎样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呢?我认为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聆听孩子。孩子所有不尽人意的表现,背后都有原因,多听孩子自己表达自己,有助于我们读懂他们,进而理解他们;

    

2、无条件尊重孩子。比如果宝认为“密麻麻一片”让自己抗拒,父母不要说比如“那还叫多啊”或者“多也得写”之类的话,而是用一种尊重和接纳的语言回应,比如说:“哦,原来是这样啊。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这类接纳的,让孩子能感觉到被尊重的语言来和他们互动;

    

3、帮助孩子把长远目标变为眼前可实现的阶段目标。比如孩子有了“密麻麻一片”的感觉,那就引导他们从一点点开始训练,帮助他学会分解成阶段目标;

    

4、一次关注一个具体问题。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提出太多“旁逸"的要求,而是首先关注最初的目标,否则容易让孩子跟随自己的关注点而转移了注意力,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5、指出的所有问题,都要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解决建议。比如果宝两次书写的问题,我都告诉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所以他第二次写的时候明显有了“警觉”才避免了继续犯错,这是让他们提高注意力的非常好的训练方法。

    

总之,遵循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然后一次关注一个点,一次关注一件事,才能很好地避免“旁逸”,从而帮助孩子有效提升专注力。


蓝玫: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愿每个生命的暗夜,都能有一束刺穿黑暗的光

蓝玫:点亮日常生活,润泽生命每一天!

蓝玫:让每一个生命独特绽放——尊重每一个生命,才是真教育

蓝玫:最想看到,深切悼念之后的深刻反思和积极行动

孙云晓:新时代需要强大的父母——什么是强大的父母?好父母有哪些最重要的特点?

新教育实验的家庭教育——教育始于家庭,与孩子一起成长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